2014年第10期 服务实体:中国金融市场改革方向
当今的金融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于中国来说,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核心战略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形势,国家容易犯较大错误;而如果掌控得当,则可能得到巨大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决策体系对此尚缺乏足够的经验。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经历了三种形态:传统市场经济、凯恩斯主义市场经济、虚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开始大规模转向金融领域,走上了虚拟经济主导发展道路。这一时期,资产泡沫形成的所谓“财富效应”使社会财富虚增。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危机具有新的形式,从以往实物产品过剩危机,转变成金融产品过剩危机,而且危机持续时间明显增长,且破坏性更为严重。
中国当前状况与二战前的传统资本主义阶段特征相似。2007年开始,中国新一轮的生产过剩周期开始,国内收入分配状况持续恶化,生产过剩越来越严重。但时至今日,中国并未发生危机,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吸纳了大量实体产业资本。同时,新全球化也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向发达国家金融形态靠拢,产业资本加速蜕变成金融资本。但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实体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如果中国此时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引进大量西方的金融市场工具,资本就会脱实入虚,工业化进程将受到严重干扰。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金融改革速度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走过一半,人民币汇率已经调整至均衡水平,金融资产格局、金融机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托业借助于通道业务华丽转身,成为规模仅次于银行业的金融业态;资金脱媒及存款流失导致的银行地位下降。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金融租赁等新金融模式、产品大量涌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目前,中国已经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境外清算安排全面覆盖港澳台地区,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卢森堡。人民币已经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七大国际支付货币和第八大交易货币。
中国金融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风险也日益突出。表现在:第一,资金脱实向虚趋势明显。近几年虚拟经济异常火爆,实体经济则相对衰退,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资金的脱实向虚造成金融空转和实体经济流动性危机并存,资金是以借贷还债还息的方式在金融体系内部流转,而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越来越难,且成本越来越高。第二,地方债、房地产泡沫和影子银行三大风险交织。目前,全国各级政府一年需支付的债务利息在1万亿以上,较好的地方政府尚可通过土地交易的收入勉强偿还利息,而很多地方政府连这一点都难以做到。地方政府的债务困境以及其他因素刺激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其规模从2007年前的6万亿元猛增到2012年的30万亿元。目前,实体经济已经难以支撑虚拟经济的疯狂发展。房地产业把国内产业资本、央行超发的货币乃至国际上的“热钱”,统统吸引到房地产融资这一资金池中来,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如今,泡沫破裂风险已逐渐显露。第三,监管能力落后。金融监管机构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需要和金融创新要求,监管对立、不规范监管与监管空白并存。
因此,我们建议,中国金融改革必须确立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大方向。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要摆脱危机,仍需在实体产业寻找出路,仅仅“就金融论金融”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在态度上,对于金融创新既要规范更要鼓励。中国的金融业正处在青春期,犯错难免,金融创新发展遇到问题,管理层要做的是纠错,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另外,要认真汲取日本经验。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金融业与当前中国金融形势十分相近。日本在学习西方先进金融文明过程中,有效的避开了很多要害性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特别是,泡沫危机爆发后,日本认识到要防止金融泡沫(包括不动产泡沫、股票泡沫等)就必须把信用交易和银行资金切断,要在不动产和银行资金链间设置隔火墙,这对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极具借鉴意义。
往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