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库成员
 您当前的位置:中宏网/中国战略思想库

2013年第二期 城镇化——中国崛起必由之路

    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就短期来看,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作用显著,但长期来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应把城镇化树立为最重要的、长期的国家宏观战略目标。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工业现在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农业还非常落后。中国的农业要想实现规模化的经营,就必须打破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打破这种生产方式的前提就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中。没有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当前城镇化要解决的是整个中国产业结构走向一个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人口和产业比重合理的过程。

    中国的城镇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就业。现在我们大力推进城镇化,就必须首先解决农民在城镇中的就业问题。可目前的工业领域还能否吸纳更多的就业,存在疑问。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政府财政透支和资源透支,未来如果还依靠工业主导、投资拉动来推进城镇化,在财政和资源透支的情况下,工业还能否支撑得下去?传统工业已经产能过剩,工信部发出通知要整合九大行业,说明过剩已经非常严重。继续依靠工业主导、投资拉动的城镇化恐怕已经很难维持下去。

    当工业不能再主导城镇化,我们就要关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但是,我们看一看中国是什么情况:2012年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服务业却长期得不到发展,始终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人口的主体在农村,农村人口不向城镇转移,中国的服务业就无法发展,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也就超乎寻常的低。这就形成一个工业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而农业和服务业却无法走向现代化的窘境。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来看,中国有能力在经济总量上于2030年达到现代化国家的水平,但如果届时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农业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上,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就必须要有一个面向现代化的全面设计,以现状看,城镇化应该是唯一的突破口。

    还有一个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就是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却伴生了一个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可以说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巨大隐患的房地产业及政府职能的腐败,这将无疑使中国走向一条畸形的城镇化道路。而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各领域的不开放。可喜的是,十八大后出现了一股清新的风气,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困难、面对问题,绝不能低估这一挑战——各领域开放度的严重不足恐怕会使城镇化走向畸形。

    另外,推进城镇化还将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的严重不足。当年,中国在解决农村人口工业化资金短缺问题的时候,建立了外向循环经济,通过对外开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现在解决城镇化资金不足的问题还需要依靠对外开放。应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释放出的大量资金来帮助中国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目前也存在争议。未来,中国或可以向大城市化、大都市圈方向发展,像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京津唐这几个地区都可以建立成5000万人的超大城市圈,这样更有利于节约土地。但从其它国家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城镇搞得非常好,而且也不准备搞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更何况,如果盲目的大力推进城镇化,旧有的农村可能就会急剧减少,有可能成为另一次文化浩劫。因此,搞城镇化要谨防一哄而上,一定要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甚至可以采取老的办法,先进行实验,过去中国成功的经验都是实验出来的。

    最后,我们明确,城镇化是建立现代化中国的唯一途径,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通向城镇化的道路将困难重重、艰苦异常。比如目前中国的资源、能源是否能够支撑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国是一个资源进口大国,铁矿石、石油对外依赖度非常高,城镇化将使需求大幅增长,政策的制定者恐怕还没有明确的计算过这笔资源账。另外,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又如何协调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以后的产业关系呢?更宏观的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有极大的可能改变世界政治权利结构,特别是农业的现代化极可能引发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立关系,因为中国太大了,中国的变革极有可能让别人无路可走。

往期目录

2020年




[转发友人][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