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2年第十一期)
栏目名称:海外动向
日期:2002年11月25日
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改革与发展
法国有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都是国有的,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它是20世纪法国实施三次大规模企业国有化的结果。这三次国有化是:①20世纪40年代中期,法国将运输、能源、银行、航空等部门的公司收归国有;②1978年法国将钢铁业实行国有以缓解法国钢铁企业在世界经济衰退下面临的经营困难;③1981年密特朗任法国总统后颁布国有化法律,希望以国有化来帮助国家经济的复苏,化解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矛盾。经过三次国有化之后,法国的国有企业遍布各个行业,并在某些领域(如通讯、能源)中居于垄断地位。
法国国有跨国公司具有如下特点:①产业规模大,法国现有24个国有企业集团,其产值占法国工业总产值的1/4。绝大多数法国国有跨国公司都是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如法国电力公司、法国电信公司等。②行业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军工、能源、交通、通讯、航天等自然垄断行业和汽车、化工、建筑等支柱行业。③产权归属一元化,投资形式多元化。法国国有跨国公司都是中央政府投资兴办,地方政府不投资办企业。中央政府对企业投资形式多样,包括收购、独资、控股、参股等。投资、控股的重点是基础设施产业、金融保险业、高新技术产业。④经营体制市场化。国有跨国公司法律地位与其他企业平等,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国有跨国公司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①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人、财、物的浪费;②企业管理水平低下;③缺乏竞争机制,员工积极性受挫;④政府职能僵化,干预过度;⑤高成本、低效率经营;⑥大量财政补贴使国家和社会不堪重负;⑦企业获得资金和银行贷款极为有限;⑧企业机构与职务的重叠,企业高层领导人的独裁管理。
由于体制因素的制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全球私有化浪潮的兴起,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逐渐落后于美、德等国的跨国公司。这促使法国政府开始改革国有跨国公司,在改革的基础上促其发展。
近年来法国政府极力推行私有化政策,如允许私人投资者向法国电信公司投资,把国家在军火集团汤姆森-无线电电报总公司的持股比例减少到43%。自1997年以来,私有化每年都使法国政府获资100亿美元以上。在政府撤资后,这些国有跨国公司及时调整海外战略,加快海外投资与收购活动。例如,规模巨大的法国铝业集团佩希内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阿尔坎铝有限公司和瑞士隆察有限公司进行合并,形成了可与业绩卓越的德国美铝公司相抗衡的超级跨国公司。法国化学工业界巨人罗纳普朗克公司也同意其下属的制药企业与德国赫希斯特股份公司的制药公司合并。
法国政府还积极降低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国有持股比重。国有股比重的减少既可以通过直接出售政府所持股份,也可以通过企业对外购并以稀释的方式来完成。法国电信公司国有股比重的降低就是通过后一种方式实现的。随着法国电信公司斥巨资收购英国奥兰治公司,法国政府在法国电信公司中持股比例由原来的61%降低到54%。传统的法国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法国政府对法国跨国公司另一个重要的改革是进行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海外雇员比例为35%,而德国跨国公司的海外雇员比例只有20%。冗员和人浮于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国国有跨国公司。1988年,法国政府拨款120.28亿法朗资助雷诺公司解决巨额债务和人事负担。1991年底,雷诺一举裁员4000人,后来又关闭了比利时的一家亏损工厂,使3000多名比利时工人遭到解雇。
在实施私有化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法国政府还以前所未有的热情鼓励其国有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支持它们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在必要的时候,法国政府甚至挺身而出,为本国企业作资信担保。有了政府的支持,法国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原国有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速度明显加快。在法国电信公司收购奥兰治公司的过程中,西班牙、荷兰和美国的跨国公司都参与了竞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出面为法国电信作担保,法国电信最终获得胜利。并购奥兰治公司是法国电信有史以来采取的最大行动,也是法国政府激励法国国有跨国公司大举进行海外扩张的鲜明例证之一。法国经济部对配合法国电信这一行动非常得意,认为该公司这一收购行动有益于法国电信业的发展,符合法国政府将法国电信转变为欧洲最大电信集团的战略。
雷诺汽车公司收购日产汽车公司是法国国有跨国公司在政府的激励下进行海外扩张的又一极好案例。雷诺原是由路易·雷诺一手创建起来的一家私人汽车公司,1945年,雷诺被指控在二战中帮助日本制造汽车而被收归国有。从此,雷诺一直在法国政府的“关照”下发展,成为法国国有工业的代表。雷诺对日产的接管与改革体现了法国国有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打"国际攻势"的经营战略。日产是继丰田之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在国际汽车行业中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由于该公司在经营战略上一直坚持“以产定销”的策略,重技术开发轻市场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出现亏损,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到1999年被兼并前累计亏损高达2.4万亿日元。
在全球企业购并浪潮中,日产先后想与戴勒姆-克莱斯勒、福特联手,但均因这两家公司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而让日产无法接受。在此背景下,法国政府积极鼓动雷诺兼并日产。1999年3月,雷诺和日产达成“闪电式联盟”。雷诺向日产提供8000亿日元,以挽救日产。1999年6月,雷诺公司副总裁卡洛斯带领一个改革日产的经营小组赴日本工作。
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国有跨国公司海外扩张案是法国威望迪公司并购曾一度名列世界跨国公司百强之首的加拿大西格拉姆公司。双方一拍即合,在2000年上半年宣布合并,购并交易额达300亿美元之巨。这一并购案是法国政府受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启发而鼓励法国跨国公司向北美进军的。
法国政府对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改革值得中国借鉴,因为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来,基本上也是由国有企业来担纲的。2002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已有11家企业入榜,这11家都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法国政府对国有跨国公司的改革有哪些举措值得我们借鉴呢?
首先,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私有化基本是通过跨国并购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这种私有化方案主要在海外市场上推行。尽管目前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私有化还不是十分彻底,但通过跨国并购已经使公司股权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而且这种私有化对法国国内经济的震荡性较小,有效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因为法国民众同其他国家的一样,对私有化的信心也是不足的。中国目前国企改革经历了种种尝试都无法根本奏效,通过国内股市减持国有股又因波动性太大而终于在2002年6月被迫停止实施,“国企民营化”也因中国民间资本积累不足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吸收数量庞大的国有资产。跨国并购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可行的方法。据国家经贸委官员透露,中国拟在2002年内出台“跨国公司购并国有企业细则”,国企500强中的部分企业将向跨国公司开放。而且,外资持股比例也极有可能在此次政策调整中出现重大突破。不过这种在国内引进跨国公司并购国企并不能解决中国国有海外投资企业的股权结构问题,仿效法国政府积极鼓励中国国有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改造其股权单一问题,对中国国有跨国公司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法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发展历程都表明,股权过于单一必将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其次,法国政府对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人事制度改革非常支持。法国政府对国有跨国公司实行合同管理,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经营效益、服务质量等都由合同规定。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完善的人事制度。法国政府在支持国有跨国公司大刀阔斧的裁员基础上又很注意社会的稳定,拨专款予以缓解裁员带来的社会问题。这种既注意经济效益又关注社会效益的改革措施能够稳妥地推行,确实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
再次,法国政府在改革国有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鼓励其向海外扩张。改革与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市场和问题总在不断变化,改革也必须面对市场实践。法国政府并没有因为法国国有跨国公司存在诸多问题而让其停下来专注于内部改革,而是在实施改革的同时要求它们加大海外扩张力度,以发展促进改革。法国国有跨国公司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进攻欲望”,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这种扩张性战略为法国政府对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法国国有跨国公司的各种弊病,各种改革措施因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反观我们对有些国有企业的改革,存在越改越死的情况,有的更是走向死胡同,这同停下发展的步伐、过分强调改革的力量不无关系。改革是为了发展,在一些案例中,仅仅为了改革而改革,不思进取或不敢到国际市场去直面竞争,这样的改革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温室里的花草种植试验,市场针对性不强,最终难以经得起市场风浪的冲击与检验。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