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2年第七期)
栏目名称:学者建议
关键字:政策取向
日期:2002年07月25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余斌:我国经济政策取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将发生阶段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过去20多年间,经济快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制度变革带来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和资源从农业向乡镇企业和城镇转移。现阶段低技术水平的乡镇企业面临市场饱和,发展空间萎缩,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自1997年开始停滞甚至倒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遇到城市容量制约和失业增加的压力。这种资源配置效应及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明显减弱。二是由资源、供给约束转向市场需求约束,由粗放型的数量扩张转向集约型增长,以及加入WTO以后面临着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等,也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
  同时也应看到,在经过了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目前我国在人均收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巨大;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的角度看,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未来2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前20年相比将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仍可达到年平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
  为此,面向新世纪的宏观经济政策,应立足于化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困难,并推动经济增长潜力向现实增长能力转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出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00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44.4%,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7.7%。我国城市化水平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与现代化标准有较大差距。城市化进程滞后,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村市场规模扩大,也不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成为现阶段许多结构性矛盾的焦点。目前,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教育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通过推进大、中、小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城镇的发展,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持续扩大。西部12个省、市、区面积约占全国的70%,2000年底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国内生产总值仅占18.5%,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2001年,从各地区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情况看,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浙江成为工业经济总量和规模最大的地区,5省市工业增加值合计13088亿元,占全部工业增的比重达48.5%,接近全国的一半,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倾斜。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缩小与东部的差异,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现阶段需要在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尽快落实各部委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倾斜性政策措施,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扶持重点区域、中心城市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为西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保持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初期,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对于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调动个人投资、生产积极性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城乡居民之间、城镇居民之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以及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2.2,1995年为1:2.71,2000年为1:2.79,2001年扩大到1:2.9。据国家统计局计算,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97,已接近0.40的警戒线。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21世纪初期,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引导农民合理流动和土地合理流转的基础上,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收入,惩治腐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有效调节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于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产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不强也与教育、科技发展滞后和劳动力素质低下有关。加入WTO以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能否充分发挥,也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2000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0年的1.4%提高到3.6%。目前,基础教育需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形成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水平人才培育和成长的广阔空间,把人口压力变为发展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动力。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之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从主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转向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不能孤立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应追求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21世纪初,要将节约资源特别是水资源放在首位,加强战略资源的储备和保护;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继续控制人口总量增长,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