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2年第二期)
栏目名称:学者建议
关键字:财政政策,收入差距
日期:2002年02月25日

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应适当缩小收入差距


  “十五”期间,至少近两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当选择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只有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有效地扩大全社会消费需求,并进而有效地扩大民间投资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以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着力点在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使农民和城镇占60%以上人口的低收入阶层和中等偏下收入阶层享受税收优惠。给收入偏低的居民减免税负,是以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最基本要求,具体做法:
  ——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以往我国执行的起征点是月薪800元,这一起征点是二十年前制定的,如今明显偏低,违背了税收的负担能力原则,以及受益原则和机会原则,应将起征点提高至月薪1000元以上。部分富裕地区还应有权把起征点适当上浮:我国税务部门日前已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希望税务部门在对这种探索的积极意义予以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
  ——科学制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豁免和扣除。豁免和扣除额的大小应该将纳税人工龄长短、年龄大小、赡养负担、工作性质(如防止对个人独资企业双重征税出现)和个人收入的支出用途(如对个人收入中用于支付住房贷款利息部分予以免税)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
  ——坚决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降低农民税收负担,要以合理计征的农业税、屠宰税和特产税,取代过去乡村政府各种名目的收费,坚决取缔乱收费,使农民税负能总体上降低50%左右,并且使农村税收征管规范化、法制化。为了切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应当下决心裁减县、乡两级机构,特别是主要靠行政收费支撑的乡级政府,可以考虑将全国四万六千个乡镇缩减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第二,适当增加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居民的实际税负,适当增加对高收入居民的税收,既是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也是加大财政支出,包括加大转移支付和农业财政投资等支出的资金来源的需要。具体做法:
  ——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要健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体制,采取必要举措,改进和加强对高薪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改进和加强对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经营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些中介机构)的个人所得的税收征管(但要注意免征其企业所得税),强化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要堵塞漏洞,加大对违法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惩处力度。
  ——随着储蓄实名制的完成,将利息所得税从比例税率逐步转变为累进税率。让高利息收入者更多纳税,同时也刺激高利息收入者提高消费倾向。
  ——在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的基础上,稳妥而坚决地开征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财产类税(或称财富税)对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不可低估。美国在19世纪和10世纪之交,财产税占了各级政府全部税收的40%以上,相当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提高了社会有效需求,这也说明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政府应当以财产税等税收手段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需求。
  ——在周密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征收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如今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它迟早将成为我国的一个大税种,对于我国在“十五”期间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是—个重要举措。不过,考虑到其牵涉面大,而且在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弄不好具有“累退”性质,故近期的可行性不如财产类税,应周密筹划,稳步推行。
  第三,切实加大对农村居民、城镇中下收入阶层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农业、农村财政投资力度。这里,对农业、农村财政投资力度的加大同样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体做法:
  ——尽快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我国目前,要想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功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缺口尚相当大,任重道远。为扩大有效需求之计,当务之急,是要初步建立起覆盖面尽可能遍及全部城镇的、较为规范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以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独生子女教育资助体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的起步阶段,应当首先用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问题。
  ——适当加大农业、农村财政投资的力度、要结合生态环保,加大对农林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要结合城市化的推进,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大对公路建设、市场建设和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与改造等方面的财政投资,推动乡镇企业的优化组合、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促进农业人口“非农”化就业,促进农村城镇化。
  ——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讲求财政投融资的效率,以财政资金配合以一定政策优惠,大量吸引海内外资金,采取“点轴”式开发方式,形成西部发展的良好格局,促进西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较快提高,相对缩小东西部居民的收入差距。
  最后,笔者还想强调两点。一是以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上仍需要今后几年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仅靠上述一些增税手段来筹资,财政政策是积极不起来的,通过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来筹集社保资金,也满足不了巨大的资金需求),而且以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着力点,并不排斥我国在近几年里还得保持一定力度(只是这一力度应逐年递减)的财政向铁路、港口、桥梁等方面基础设施投资。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取得显著成效,除了要切实深化有关领域的改革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外,还必须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必须指出的是,伴随着财政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货币政策应当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密切呼应,尤其是应当配合以消费者信贷(包括住房信贷、汽车信贷及其它耐用消费品信贷在内)、助学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大幅度增加。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