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十二期)
栏目名称:政策概览
关键字:重复建设
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不能让重复建设抬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坚持扩大内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选准投资项目,讲求投资效益,避免无效投资和不合理重复建设。
由于“一哄而上,继而一哄而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这一方面造成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产资源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造成价格下跌、行业经济效益下滑;而且,重复建设还如同一颗毒瘤,日益消耗着有限的基础建设资金,使政府投入应产生的“乘数效应”大打折扣。近两年,国家下决心抓总量调控、压缩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大大改善了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优化了经济结构,使工业产品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价格止跌回升,企业效益和整体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但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看到市场环境改善、价格上去了,又一哄而起,盲目上项目,致使重复建设抬头,已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死灰复燃,一些重复建设项目规模还很大,对一些非国有企业的管理更是处于失控状态,重复建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玻璃、水泥、冶金等行业都出现了新的重复建设,也都再次尝到了总量过剩、价格下跌、效益减少的苦果。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经贸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时间短、任务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低效重复建设,将使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甚至被轻易浪费掉,势必会使企业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整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实力的步伐也会被延缓。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已做出重大决策,明年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但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上项目,可以大搞重复建设。重复建设不但不能真正起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会浪费有限的资源,增加额外的财政负担;而且因为投入不足或没有效益而产生的“马拉松”工程和“半拉子”工程,还会减少企业利润、降低工人收入、挫伤消费信心,客观上最终会抑制内需,减缓经济增长。可以说,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按照市场需求搞好总量调控,决不让重复建设抬头。
防止重复建设重新抬头,着眼在思想,落实在地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最终要通过各地政府组织实施,特别是地市县的政府作用更为直接。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正确处理国家长远利益与地方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去考虑问题、作出决策。一个项目的盲目上马,可能从地方利益上看是划算的,但对整个行业或产业的冲击却是巨大的,甚至会对我国整个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带来更大的损失,最终是给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给群众生活环境带来危害,得不偿失。
防止重复建设重新抬头,要充分运用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运用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一方面,必须坚持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另一方面,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要由过去的主要针对国有企业,逐渐过渡为注重加强对非国有企业的引导和指导,把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也纳入行业发展规划之中,研究制定出对非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管的办法措施。
防止重复建设重新抬头,首先要严把项目审批关,注重科学决策,避免盲目追求数量和速度,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特别是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其最大增值效应;其次,要在严格履行入世有关承诺的同时,搞好总量调控,特别是煤炭、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制糖等行业的总量调控;最后,要在继续依法关闭那些产品质量低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五小”企业的同时,将新增重复建设项目坚决依法关闭掉。
值得注意的是,防止重复建设重新抬头,不仅要防止生产能力过剩、低水平、高消耗、没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重复建设,而且要防止出现支柱产业、引进项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复建设;不仅要防止从国外重复引进项目,而且要防止在实行“走出去”战略时盲目布点、重复建设。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