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十一期)
栏目名称:学者建议
关键字:供给政策
日期:2001年11月25日

吴敬琏:“供给政策”对经济发展有明显作用



  著名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天津市长国际顾问论坛作专题演讲时指出,中国在应付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的经济衰退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除大家普遍肯定的中国采取的需求方面的政策外,近年中国政府实际执行的一个围绕焕发企业活力的“供给方面政策”,亦发挥了明显的反衰退作用。
  吴敬琏说,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在2000年出现重大转机,今年经济增长有所放慢,但仍保持相对高速。今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经济衰退正式形成,目前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与1997年相似,即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总结上一轮经济走出衰退的前因后果,对今后政府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有重要意义。
  吴敬琏说,不容置疑中国政府1999年至2000年的“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的减少”政策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肯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温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国内需求,如中国政府近三年发行了3600亿元的国债进行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再加上约3600亿元的银行配套投资,很好地扼制了投资的下滑;七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增加了货币供应;假日经济提高了人民的消费倾向等。
  观察近年中国经济走向,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改革进程到现在,实际上执行的“供给方面政策”——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以焕发供给方面活力的政策力度相当大,这对中国经济对抗衰退、展现活力发挥了明显作用。
  他说,八十年代以后撒切尔和里根采取了“供给学派政策”,致力于增强“微观供给方-企业” 的活力,执行了减税-减轻企业负担、解除电信等等垄断行业管制以促进竞争、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等等政策,使许多人认为英美九十年代持续的经济增长,源自八十年代采取的经济政策的良好结果。
  吴敬琏分析说,尽管中国经济学家对此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实际上,自1997年中共 “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调整”决定公布开始,中国政府就为实行“供给方面政策”奠定了政治基础。当时中国确定,国有经济布局要“有进有退”、要“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当年,加快了 “放开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进程,1998年又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解除对民营企业的束缚和刺激民间投资的积极性,1999年又加快了对重点行业的改组及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
  吴敬琏说,目前这些政策效应已有良好表现。如致力于政企分开、打破行业垄断的对石油、通讯、铁路、电力等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进度加快,从而使去年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扭亏为盈,今年前九个月盈利又继续微升。尽管对国企效率提高估计不能过高,但它已为整个经济发展有贡献。
  立法和行政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放松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改善了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使企业活力大增。去年全国民营企业投资者人数增加21.5%,投资增加29.4%,营业额增加38.25%。在那些私营经济发展快、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的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省,近年GDP的年增长率超过两位数,社会投资迅速回升、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就业情况良好,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向好发展的龙头。比如在1999年民营经济占全省工商业比重约一半的浙江省,自从国家开放了对民营企业出口限制后,出口增长特别快,仅今年上半年实现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就占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74.%,达到60多亿美元,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下岗职工问题也在民营企业找到了出路。可以说,前些年未被中国经济学家们明确提出的“供给方面政策”在实际推动中国经济出现转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