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十一期)
栏目名称:学者建议
关键字:宏观经济政策
日期:2001年11月25日
袁钢明:透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焦点
出口增长下滑制约经济增长吗?中国经济内需继续增强。
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国内内需进一步增强。1-4月,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比1-3月大幅度提高1.4个百分点,以后几个月投资增长速度继续逐月提高,1-8 月提高到18.9%,比去年年底的9.7%提高9.2个百分点,平均每个月提高1.2个百分点。1-8 月,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1.7%,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6.7%,房地产投资增长32.1%,分别比去年年底提高5.6、13.5和12.6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提高幅度较大,表明以企业为主进行的市场性投资增长强劲。消费需求保持持续上升势头。8月份,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比前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1-8月,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0.1%,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五一”节假期间,全国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创出新的纪录。假日消费热潮延续日数拉长,形成连续二、三个月的消费旺季。假日消费这种新的消费模式,不只是将平日很大部分分散的消费集中到节假日期间进行,更大程度上是以新的集中消费形式,增强消费热情,丰富消费内容,发展出广大居民热情参与的旅游消费,推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及消费水平的提高。除假日消费之外,国内消费品市场还出现了新的亮点,通讯、汽车、住宅装潢、文化办公及家用电器等商品销售额大幅度增长。上半年,通讯器材类增长75.2%,汽车类增长3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8.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2.2%,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3.6%。7、8、9月份盛夏和仲秋时节,又出现过去未曾有的夏日消费和秋季消费,各种中小型节日、地方新创节日、体育比赛、会展等活动接连不断,父亲节、啤酒节、服装节、围棋节、北京大运会、世界杯外围赛、车展、房展、花博等多彩纷呈,彩电、空调等大型家电及微波炉、抽油烟机、电热水器等小型家电销售快速增长,学生用品、各类文具、书籍销售旺盛。自1999年10月第一个假日消费起一年多来,各月度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明显上升,从1999年前9个月低于8%甚至低于6%的低水平上升到10%左右,长假月份的商品零售增长率上升到11%左右。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上升1%,1-8月累计同比上升1.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已经连续16个月保持正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4月份由负转正的变化,主要是其中的食品价格上升很快,食品价格由3月份下降1%变为4月份上升1.3%,其中的鲜菜价格由3月份下降8.2%变为4 月份上升8.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由下降转变为上升,对于稳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直至最终完全消除通货紧缩起重要作用。4、5月份,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保持上升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到1.6%和1.7%。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落到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回落到-1.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转为正数只2个月。这样看来,主要由鲜菜价格短期间大幅上升所引起的价格指数上升很可能只是季节性波动,并不一定代表整体价格稳定上升的趋势性变动,大多数商品如服装、家庭及个人用品和设备等价格指数仍在下降,价格背后的需求支持力度还不够坚实,通货紧缩的威胁还没有完全解除。
外部经济变化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加重
“9·11”袭击事件以前,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第2季度的5.6%下降到2001年第2季度的0.2%,为8年来最低,8月份,美国工业生产比7月份下降了0.8%,连续11个月下滑,30多年来连续下降时间最长,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76.2%,为1983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失业率升至4.9%,创4年来新高,耐用品订单连续三个月下降。由周平均工时、消费者预期指数、股票价格、零售业销售、利率差额、就业状况和建筑开工等指标组成的先行经济指数,前几个月略有上升,经济似有回升迹象,但8月份先行经济指数复又下降,美国经济景气下落一年以来,大多数重要指标下降,只有消费需求持续不衰,支撑美国经济不致很快陷入衰退,然而,自7月份起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下降,7月和8月分别下降2.6点和2.3点。遭受袭击的9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14.0点下降到97.6点,急剧下降16.4点,为11年以来最大降幅。遭袭后,美国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狂泻,分别下跌到8000多点和1500多点,道·琼斯指数创单周跌幅历史最高纪录。9·11袭击直接使美国航空、旅游、服务、金融、保险、地产等行业遭受巨大损失,并波及蔓延到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美国经济的不确定风险陡然增大,信心打击所造成的创伤影响更是难以估量,把已经下滑的美国经济猛烈地推向衰退。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今年8月份以前受美国经济下滑影响已经大幅度下跌,下一步可能会因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剧烈冲击而变为负增长。
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变化与对美国出口的情况有所不同。今年以来对日本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主要是中国对日出口遭到对方贸易保护的阻碍。日本经济长期衰退导致日本国内居民对中国物美价廉进口商品的购买倾向增强,中国农产品、纺织品等普通消费品大量进入日本市场,其中很大部分是由日本在中国投资的厂商生产经营。中日之间贸易额不断刷新,去年高速增长上升到很高平台上,到今年仍增长10%以上。中国土地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品正在对日本形成强劲优势,日本也从进口中国商品增长中获益,但同时开始出现贸易摩擦。中国进入WTO后,由于日本国内市场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强烈依赖和其国内有关产业竞争力衰落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WTO规则下的中日贸易摩擦可能会更为频繁,中国对日出口也将遇到对方更强的贸易保护阻力。
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自3月份起连续大幅度下落,从2月份的29.9%直落到6月份的-0.6%,7 月份出口增速略有回升,8月份又下落到0.9%。前8个月,中国对美出口350.6亿美元,增长 4.9%,比上月末降低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大幅度降低24.1个百分点。同时期,对日本出口 287.1亿美元,增长10.8%,比上月末低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大幅度降低23.2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下滑,导致工业增长及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随之减缓。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25.4%下降到11.6%,拉动工业增长由2.8个百分点下降为1.3个百分点。三资企业产品出口比重较高,其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一半以上,三资企业生产增长速度下滑,8月份,其工业增加值增长8.6%,比去年同期减慢6.3个百分点。今年年初以来,内需增长较为强劲,第一季度出口下滑程度不很严重,出口增长速度尚在10%以上,对工业及整体经济增长未造成减速性影响,3月份工业增加值和一季度GDP增长速度达到12.1%和8.1%的较高水平,进入第二季度,自5月份起出口增长速度下滑到10%以下以至0以下,工业增长速度也较大幅度下降,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下降到10.1%,7、8月份进一步下降到8.1%的较低水平。1-8 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0.4%,比去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可能影响GDP增长速度减慢0.5个百分点。尽管国内投资增长速度逐月加快,居民消费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但自第二季度起工业增长和 GDP增长速度减慢下来,出口下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较强,使内需扩大的增长效果被抵消。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利弊权衡
出口增长速度因国际经济变化而下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焦点。前8个月出口增长速度已下滑到低于年初提出的8%低限水平。出口下滑是否会成为经济下滑的先导,而阻止出口下滑的可选办法不多,这种情况与1997年下半年出现出口下滑时的情况略有相似之处。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动荡,周边国家货币汇率雪崩式下跌,经济萎缩,造成我国人民币相对升值,出口增长速度急剧下滑。在资本流动和金融体系存在较大风险、人民币贬值预期很强的情况下,如果选择贬值措施应付出口下滑,有可能造成汇率失控及周边地区轮番贬值的连锁反应,金融体系及宏观经济的风险增大,却起不到促进出口的多大作用。
今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下滑,除了对美国出口减速之外,我国大陆对韩国、菲律宾、台湾、香港等周边贸易竞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大幅度下滑,这与亚洲国家对美出口下滑有关,也与人民币汇率相对于亚洲国家货币而升值所受到的出口阻碍有关。我国出口总额中对亚洲国家出口占 53%,其中对东亚国家出口占47%,所占份额远高于对美国出口所占份额。今年以来我国对亚洲国家出口和对美国出口一样,出现了由份额上升转为份额下降的变化,对韩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速下降很大。在人民币相对升值影响贸易顺差减少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是否贬值的问题又一次提了出来。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汇率根据本国贸易收支、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调整,在国际经济变动较大的情况下汇率波动调整的幅度也可能较大,有些国家汇率下调幅度高达30%或更高,过一段时间汇率又回升上去。这种汇率下调只要不导致崩溃性下跌,是一定幅度内的短期性波动,存在着一种可回升可调控的机制,那么,这种汇率变动在贸易波动情况下可起到有益的调整作用。人民币汇率可否变动或汇率管制可否放松的问题,与资本流动管制可否放松以及国内利率可否市场化问题联在一起。由于宏观经济中存在着的汇率自由浮动、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能兼得的三角制约关系,宏观管理部门为推动经济回升而实行低利率货币政策,保持与美国等国家较高利率相对隔离的独立性,不得不以维持汇率管制和资本流动管制的体制僵硬性为代价,因此而缺少了以汇率调整应付贸易波动的调节手段,反过来看,继续保持汇率管制和资本流动管制对实行国内低利率货币政策提供了支持。一方面,从中国即将进入WTO、经济开放进程加快的方向看,放松汇率管制和资本流动管制势在必然,汇率根据贸易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有利于减弱或消除国内经济部分封闭领域中的价格及资源配置的扭曲现象;从当前短期形势看,目前国内外金融局势与1997年时相比平缓得多,汇率下调引发更大贬值预期的可能性较小,以人民币贬值缓解贸易困难,借此朝着放松汇率管制和资本流动管制的方向迈步,目前情况下向开放经济转型的风险代价较小,由此显现出汇率调整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从目前美国与中国的宏观经济相对变化情况来看,美国经济趋于衰退,资本市场低落,中国经济内需上升,市场扩张潜力很大,部分国际资本开始从美国流向中国,美国利率连连下调,中国与美国之间利率差缩小,资本外流及人民币贬值压力减小,与此同时,竟然还出现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因受到中国出口竞争力增强的冲击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这种情况使得人民币汇率是否下调问题显得不是那么紧要,况且促进出口还有其他办法可寻,保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可能是维持现有体制政策框架不变条件下的一种较为平稳的选择。
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多种措施促进出口
在保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的条件下,可采取的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1998年至2000年,连续几次提高不同种类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平均退税率从1997年的 8.3%提高到15%。2000年,退税总计1050亿元,占出口总额的5%,相当于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5%,因提高退税率而新增退税200亿元,使企业出口成本多下降1%。提高出口退税率从数量上看对降低企业出口成本的贡献份额很小,但从体制上看按国际惯例消除国内税制压抑起到了激发企业出口积极性的作用。2000年出口增长速度很高,有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效应,同时也是外部需求较强、上年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等四大类机电产品及服装出口退税率在1999年已提高到按17%法定增值税率完全退尽的最终水平,未完全退尽的大宗出口货物种类已经所剩不多。今年7月1日将纱、布的出口退税率由15%提高到17%。同时,要注重提高出口退税的规范性和效率性,堵塞骗税漏洞,加快退税资金支付,银行向出口企业提供以出口退税应收款为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此外,地方政府在WTO规则允许范围内对出口企业提供支持和少量补贴,根据WTO规则允许发展中国家实行不超过产品价值2%的补贴,对出口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贴息、安排专项贷款、给予出口信用保险资助等。也还可以扩大企业出口经营权,减少配额许可证和对企业出口经营的限制。积极的出口鼓励政策和改革措施,既有利于增强企业出口经营活力,克服当前困难,提高出口水平,也有利于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及贸易的长期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