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一期)
栏目名称:专家点评
关键字:扩大内需
日期:2001年01月26日
陈淮:扩大内需仍是核心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1年仍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可以说,这个判断实际上提出了2001年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要点。其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强调。
扩大内需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的长期战略
战略是什么?战略是中长期发展规划。扩大内需上升为战略,这意味着我国短期宏观调控政策所依据的基本形势判断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事实上,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走过了以轻纺工业、能矿工业和基础重化工业扩张为主的工业化初中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经从供给领域转移到了需求领域,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已经从产业与供给扩张转变为需求拉动。这些变化反映在市场上,就是短缺已让位给过剩,供大于求已经成为了供求格局的常态。大量短期矛盾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带有转折意义的深层次矛盾,要实现国民经济到2010年时比2000年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基本支持因素要靠需求扩大;其中主要要靠内需。扩大内需不仅是针对短期经济运行存在问题的对策,而且是针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
扩大内需仍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指向
中国的国民经济在2000年出现了重大转折。这已经为增长速度回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企效益明显改善以及社会经济预期向好等所证明。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2000年初时关于物价正增长1%的政策预期已肯定难以实现。在2000年前两个季度中,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由负扳正的局面;在第二季度,由于钢材价格突然启动、成品油连续调价、农产品减产以及“假日经济”高潮等因素影响,人们对物价进一步回升普遍抱乐观态度,经济学家们甚至已经开始谈论年内是否有升息的可能。但第三季度及其后的经济运行数据表明,尽管物价仍维持在微弱正增长的水平,但已呈现出欲振乏力的明显迹象。物价是什么?物价是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最重要市场表现。物价形势并未出现明显改观,这意味着深层次的供求失衡并未真正扭转。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性措施。
扩大内需是确保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措施
尽管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2000年的国际经济形势仍存在着诸多令我们不得不保持警惕的因素。在2000年中,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持续下跌,与年初相比已经打了一个“对折”,“新经济”创造的奇迹能走多远,目前已为很多人所冷静思考。毕竟1997年在普遍乐观预期中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沉重。2000年后半年,在亚洲许多国家或地区,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已有越演越烈的态势。我国周边增长环境能否持续向好,仍有出现变数的较大可能。2000年国际市场油价的激烈波动和居高不下已经给我们的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正因如此,中央特别提出:“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这个判断,可以说是意味深长。
新形势下扩大内需的政策将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中,一是调整公平杠杆,改善社会经济预期。例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用利息税补充社保基金以及拟议中的开征遗产税等。二是促进社会间接投资向直接投资转变。例如发展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减持等。三是适应消费结构转变,开拓新的消费领域。例如高校持续扩招、增加法定假日等。四是开拓个人信用资源,促进信贷消费发展。五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在2001年中,农民增收可能仍难以有大的效果显现,出口增长可能将有所放缓;但价格形势将呈现为正增长局面,供求失衡状况会继续有所改善。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