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一期)
栏目名称:政策速递
关键字: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日期:2001年01月28日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2001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经济增长的好形势。这是对近两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肯定。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与整个宏观经济相匹配,服务于宏观经济目标。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GDP已达8万亿元,而一半的GDP是由非国有经济产出的,经济规模已经较大,需要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政策环境,以稳定健康发展。同时,还要扩大内需,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投资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特大型项目。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影响力主要是总量方面,而结构调整则是财政政策之所长。另外,银行系统的总存款约10万亿元,是财政税收的10倍左右。这样,无疑是需要有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确保总量稳定增长,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多年货币政策实践的一个合理延伸及演变的结果。1984年至1988年,我国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1988年至1993年实施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从紧;1994年到1998年,适应新一轮经济增长,强调要发挥货币政策作用,但已经是逐步趋稳;到2000年开始明确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操作更趋熟练的表现。货币政策应该是以稳为主,以微调为主,其走势应该是平滑的。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大的转折和波动,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与全球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的。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也都是以稳健为出发点,并充分反映在两个指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上。随着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货币的概念不断扩展,货币供应量指标的重要地位已经逐渐被利率指标所替代,大部分国家货币政策的指标更多地以利率为主,而不是货币供应量。近几年,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利率基本保持了稳定。如日本保持了多年的零利率。美国的利率也基本稳定,虽然会有微调,但很谨慎也不常用,近来还倾向于通过舆论来引导。可见,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主流。
稳健的货币政策表现方式也不尽一样。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利率下调1/4个百分点,就会对金融市场起到刺激的效果。但我们需要几次累计下调6个百分点才开始可以说有效果。原因是经济运行质量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反应不同。因为我们还是粗放经营,就需要下更大的剂量,但思路是相同的。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表明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在宏观层面上以稳为主,货币政策保持连续稳定,资金仍然比较宽松,利率也将保持大体稳定。货币政策除在生产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外,还会在扩大社会投资,鼓励居民消费,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