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2002年第三期)
栏目名称:形势判断
日期:2002年03月25日
2001年我国农民增收态势与2002年展望
一、2001年农民增收态势
从结构特征分析,支撑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一)粮食价格上升。由于2000年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和2001年的进一步小幅减产(2%左右),以及国际市场粮价的转暖回升,加上国家调整粮食流通体制放开主销区粮食市场政策的推动, 2001年年初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据调查,到2001年10月末,全国主要粮食价格水平比2000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一些品种如玉米、小麦、早籼稻等上升幅度较大,一些地区玉米价格升幅甚至超过了40%。综合平均,农民出售粮食的综合平均价比上年同期上升近20%,粮食价格上升,直接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测算结果表明,由于粮价上升,使农民人均现金性收入增加近40元,拉动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二)农民外出打工人数增加。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比2000年有所增加,增幅在6%左右,外出务工返乡率也比2000年降低3%,外出农民求职率则比2000年提高53%,但外出务工农民的工资水平比2000年有所下降。测算表明,在扣除了工资下降的负面作用后,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会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元以上,拉动农民收入增长近1个百分点。如果加上其他工资性收入(如乡镇企业工资收入),2001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量会超过40元,这是拉动农民收入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三)畜牧业平稳发展。2001年的畜牧业在年初市场形势好转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情况明显好于2000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市场销售基本不存在问题,生产出的产品都能卖出去,一些产品的价格亦出现上升态势,如鲜蛋价格2001年9月末比上年同期上升10%以上,牛肉价格上升2.6%。畜牧业的平稳发展使农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拉动收入增长近1个百分点。
(四)种植业结构调整。200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4000万亩,减少的粮食面积除一部分用于退耕还林外,大部分用于生产蔬菜、瓜果、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尽管这些产品的市场价格呈微降态势,但产量的增加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也起了推动作用,在一些地区,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类产品已成为农民现金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五)其他因素。如国家退耕还林规模的扩大使农民得到的补贴增加,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劳务就业机会等。
综上所述,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是粮食价格上升和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二、2002年农民增收趋势
由2001年农民收入增加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在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中,有些因素的作用是可以延续的,如畜牧业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规模的扩大等,而有些因素的作用将会随着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消失或减弱。总体判断,2002年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乐观,挑战因素较多。
(一)价格因素的作用将减弱甚至消失。2001年粮食价格的上升,是由于连续两年的减产促动的,这种立足于减产的价格上升在今后不会持续下去,因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将难以支撑粮食的继续减产。另一方面,从2002年起,我国将开始履行WTO所规定的义务,粮食进口增加是必然的,尤其在国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国内粮价的进一步上升将会遇到巨大压力。粮食减产趋势的翻转和粮食进口量的增加,会直接造成粮食市场价格的回落。因此,2002年农民收入增长将不会再重现粮价上升的拉动作用。由此会使2002年农民收入增长至少下滑1个百分点。
(二)打工因素的作用将明显减弱。由于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尤其是9.11恐怖事件以后,我国出口明显下滑,一些吸纳农民工的外向型企业的就业机会在2002年将会明显减少。在 2001年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珠江三角洲许多乡镇企业的出口订货数量明显减少,有的减少幅度达20%以上。出口订货减少,企业开工不足,必然要降低工资和裁减人员,在此方面农民工将首先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在进入2001年10月份后已经开始显现,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已经开始回落。所以可以预计,2002年农民外出务工的规模不会在2001年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扩大,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报酬水平也会降低。这说明,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002年将会明显减弱甚至为零,农民增收会因此而在2001年的基础上下滑1个百分点。
上述两点说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2002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极有可能再次回落到2%左右的水平,好不容易形成的农民收入增速回升的势头又会出现逆转,这对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将是非常不利的。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