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2001年第十二期)
栏目名称:权威分析
关键字:内需,启动消费
日期:2001年12月25日

培育内需的关键在于启动消费


  2001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承接上年国民经济出现重大转机后带来的回升惯性,保持稳中偏旺的良好态势。2001年1-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高达10.1%,旺盛的消费需求对我国抵御世界经济寒流侵袭、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展望2002年,在国际国内种种因素影响下,内需增长的压力较大,特别是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必须加大启动消费需求的政策力度,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信心,挖掘消费需求潜力,培育内需增长基础。
  启动消费的政策已取得积极成效
  连续7次降息和恢复征收利息税,对分流储蓄和促进消费增长起了积极作用。这一轮降息和征收利息税的政策操作较成功地达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其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幅逐年下降,1996年居民储蓄增长率近30%,1999年增长率下降为11.64%,2000年进一步下降为7.9%,初步达到了适当分流储蓄、促进消费的目的。其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年增加额逐年减少,1999年比上年少增加1362.4亿元,2000年比上年少增加1276.3亿元。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年增加额逐步减少,虽然少增加的储蓄不是全部用于消费,但其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恢复征收利息税,对促进消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也起了一定作用。其二,改变了存款结构,新增加的存款中,定期存款的比重由1996年的80.09%下降到2000年的26.33%,而活期存款的比重由1996年的19.91%上升到2000年的73.67%。其三,保持稳定的实际利率,使储蓄分流的政策力度把握得较好,没有出现储蓄分流过快过度的问题,每年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银行的正常支付能力没有受到影响。
  大力增加消费信贷,信贷结构逐步优化。在中央银行的政策支持、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贷款利率的连续下调、住房分配制度的根本性改革等多项因素共同作用下,消费信贷在我国迅速被消费者接受,消费信贷余额连续三年翻番。截至2000年底,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余额为3906亿元,占四家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7%,不良贷款率不到1%。2001年1-10月份对个人住房及消费贷款累计增加194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24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多增额的41%,表明在2001年多增贷款中四成投向个人住房和消费。据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统计表明,2000年,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累计对168.5万户居民发放了3143亿元贷款,支持购房面积2.31亿平方米,支持购房套数216.87万套,有力地促进了住宅销售。显然,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
  增加城镇低收入者和公职人员工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1999年7月1日起,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30%,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30%,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提高30%,并要求各地一次性补发拖欠的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等,使全国8400多万人受益。2001年政府又两次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从1999年市场销售增长率的先降后升可以看出,下半年消费品市场的回升主要是政府启动消费政策的结果。受到增加居民收入政策的后续影响,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7%,增幅比1999年的6.8%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2001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进一步提高到10.1%,已经恢复到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正常水平。
  积极培育城镇住房消费热点。中央和地方政府近年来推出了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向居民出售旧有公房产权、开放已售公房二级市场等制度变革措施,同时推出延长住房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年限、大力推广住房个人消费信贷、及时下调消费信贷利率、扩大经济适用房投资规模等多方面综合措施,促使城镇居民住房的消费热点由点到面展开,用很短的时间成功地将我国长期以来单位集团购买为主的准住宅市场转换为以居民家庭购房为主的真正的商品住宅市场。住宅市场在转换过程中不仅没有出现需求萎缩的现象,相反,个人购房热情高涨,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出现投资和销售双双高增长的可喜景象。近年来,基本建设投资靠财政资金的国债投资项目拉动,更新改造投资靠财政资金的贴息政策拉动,唯有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靠体制改革焕发的市场需求拉动,住宅投资成为投资需求中难得的自主性增长因素。
  改革休假制度扩大“假日消费”。经过调整,我国年时间预算中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之比,由以前的305天比60天变为251天比114天,休闲天数占31%。特别是春节、“五一”、“十一”把两个双休日集中起来与节日一起使用,形成一年中三个休闲旅游“黄金周”,使居民长假旅游消费有了时间保证,从而促成我国“假日经济”的新景观。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73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8亿元,人均花费支出390元。
  刺激了文化教育消费的增长。激烈的劳动就业市场竞争,使绝大多数居民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复兴、个人前途的意义,教育消费成为近年来新的消费亮点。1999年国家决定高等教育在原定招生计划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规模,全年研究生和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分别增长28.6%和48.1%。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于挖掘教育潜力,刺激教育消费,吸收居民收入直接投向教育市场。2001年计划研究生招生规模再增长30%。为了缓解高校扩招对高等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压力,1999年国家安排中央预算内财政专项资金14.7亿元,带动其它渠道投资总计52.4亿元,投入到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2000年起,为配合扩招改善高校后勤,国家计委连续两年安排国债资金近40亿元用于改善高校办学条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几年扩大,高等教育升学录取率大大提高,有效地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和压力,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这一政策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此外,近三年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储蓄实名制度、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减轻农民负担等其它与启动消费有关的方面,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政策措施实施三年多来,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积极效果,消费需求回升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重要转机、基本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需的关键在于加大启动消费力度
  从经济运行看,虽然前一阶段启动消费需求的系列政策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消费者心理预期好转,缓解了消费品市场销售增幅下滑的压力,但消费品市场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甚至更加尖锐,这是造成当前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市场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供过于求的商品1997年下半年占31.8%,1998年下半年占33.8%,1999年下半年占80%,2000年下半年占79.64%,而2001年下半年进一步上升为83%。对商品分类分析,2001下半年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基本保持供求平衡。但工业产品供过于求情况极为严重,工业生产能力仍表现为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尽管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在经历了近三年的持续下降后,开始略有回升,但从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带动价格回升的主要因素分析看,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及居住和服务价格的上调是价格上升的主因,大部分消费品价格仍然下降。根据市场商品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动情况分析,有效消费需求不足仍是我国商品市场的主要矛盾。
  上一轮启动消费政策集中出台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1998年,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只占33.8%,而现在我们面临的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比例上升到83%,上升了近50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尖锐了。从这一点分析,虽然前一阶段启动消费的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但启动消费政策所造成的扩张效应尚不足以抵消经济社会体制变迁所带来的经济运行中内生性收缩效应。
  当前,造成消费需求内生性收缩机制的主要原因有:(1)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企业体制改革引起的减员、农村科技进步所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困难加大,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收入预期不乐观,消费心理趋向谨慎。(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处于新旧交替,消费者对养老、医疗等新的保障政策、保障程度心存疑虑。(3)我国消费体制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同步,一方面,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等市场化消费领域迅速拓展,另一方面,人们的工资结构变化滞后,住房、人力资本再生产等市场化消费支出内容还没有在货币工资中相应增加。(4)消费领域社会信用水平较低,虽然进入供过于求的卖方市场,但生产厂商在提供商品或劳务时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消费者现象严重,“消费者主权”的缺失使消费者不敢消费。(5)改革以来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所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使一部分利用权力致富的人集聚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人手中资金虽多,但他们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因而不会用于投资,职务高消费又使他们无需消费,因而有相当多的资金游离出再生产过程,沉淀为长期储蓄甚至转移到国外,不能形成国内有效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内生性收缩机制这一长期因素在2002年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背景下,会明显影响国内消费者的短期情绪,从而对消费品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消费者景气指数调查结果看,2001年7月份以后一改前两年指数不断上升的态势,开始全面连续下降。消费者对宏观经济的满意指数从7月份的97.2点回落至96.4点,下降0.8点;消费者预期指数从7月份的98.7点下降到97.8点,下降0.9点;综合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评价和经济前景预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由7月份的98.1点下降到97.3点,下降0.8点。从消费者景气调查的走势可以看出,2002年消费品市场将出现增长速度逐步回落的趋势,预计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实现40200亿元左右,增幅回落到8.6%左右,比2001年下降1.3个百分点。只有出台大力度的启动消费的相关政策,才能使消费品市场增幅保持在9%以上。预计2001年城镇居民收入提高7%、农村居民收入提高4%,2002年城市消费品市场仍然是主流市场,城市消费品市场增幅可望达到10%以上的增幅,农村市场增幅约7%左右。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继续呈城市先行、城乡互动的格局。
  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在启动消费的短期政策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动消费,可以立竿见影的短期政策不多了,启动消费需求的重点要从短期政策向长期制度建设过渡,重点是将促进消费增长的短期政策与建立新的消费增长机制结合起来。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制度创新破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城乡“栅栏”。2002年国际经济衰退和国内景气下降将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入世对农业等产业的就业影响逐步显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保持城乡居民良好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者信心的关键。要进一步放宽政策,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对下岗、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税费等方面采取更有力的鼓励政策。同时,劳动就业工作要改变重城镇轻农村的偏向,劳动部门不能只管城市不管农村,要从政府部门职能安排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城乡就业的协调,改革就业管理体制的趋势是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在市场基础上相互开放,及时废除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地方政策。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强化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从宏观经济决策角度考虑,把农民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加以部署,要把农民的转移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
  适时降低利率,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继续优化信贷结构。1996年5月到1999年9月,我国央行曾经7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降息政策对于扩大消费、特别是刺激消费信贷的扩张,促进经济回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多次降息,国际市场多数能源原材料价格下降到近30-40年来的最低点,我国物价走势趋降,通货紧缩压力挥之不去,经济增幅再次回落,有必要再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刺激需求。在消费信贷规模已经占当前贷款总规模4成以上的情况下,降息对扩大消费信贷和减少银行存差都将有明显作用。
  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实行私人购房、购车所得税抵扣政策。税收政策对消费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少数商品如烟酒、化妆品、小汽车等征收特别消费税,对私人买卖房屋也征收契税等,基本上是对定性为奢侈品的商品或劳务征收消费环节税;二是对个人收入超过基本生活费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些税收政策大多数是在80年代中期出台,一起沿用至今。在过去的15-16年中,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时的商品严重短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持续高通货膨胀等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商品相对过剩、通货紧缩阴影挥之不去,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已经由当时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实行财政货币政策两个适度从紧转变为当前努力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过去出台的以抑制消费需求膨胀为主要目的的税收政策不应该再继续沿用下去,而必须根据扩大内需的经济工作方针作出必要的调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1985年为673.2元,当时规定的工资、薪金收入减除费用即免征额为每月800元,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上升到4998元,工资、薪金收入减除费用即免征额至少应当提高到每月2000元。同时,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2002-2004年3年内对私人购房购车实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继续提高公职人员工资水平,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为什么我国在应对世界经济衰退时,要采取增加居民收入而不是冻结或减少收入的非常举措?原因之一是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停滞甚至负增长,而我国虽然经济增长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7%以上的较快增长,经济较快增长为我国增加居民收入提供了根本保障。原因之二是我国90年代以来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率,1993-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3%,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9.9%,分别相差4.3个和4.6个百分点。收入增幅长期过份低于经济增长率,使我国在实行扩大内需方针时,消费需求的扩张明显受到较低收入水平的制约。为了扩大内需,我国有必要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另一方面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以增加现实购买力。政府直接可操作的是提高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工资水平,当前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还有利于
  增强入世后公务员队伍对人才的吸引力。
  减轻农民负担,扩大政府对农村教育、交通等公共品的投入。应当由财政资金承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不应将负担推给农民,建议在全国贫困地区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保证教师工资支付和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在国债资金使用上建议适当向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倾斜,多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基础条件。可选择的投资重点有:(1)农村水利建设,特别是小水利和病险水库的整治。(2)加强中西部农村县以下的公路建设。(3)农村学校危旧房改造。(4)农村乡镇医院建设。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变目前对农村义务教育政府义务不够的状况,减轻农民家庭教育负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背景下,教育是政府给予每一个公民“起点平等”的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的关键举措。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可考虑在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试行全免学费或大部分免除学费政策,逐步使全国义务教育免费化。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