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中国外贸报告(2001年第七期) |
栏目名称:政策动态 |
关键字:资本 抽逃 治理 |
日期:2001年07月25日 |
对资本抽逃要进行综合治理
关于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专家日前表示:防止资本外逃不能单独依靠加强管理,而要从体制、政策和价格落差上着手,标本兼治,加强部门协调,综合治理。
资本外逃应该如何界定
资本外逃是指未经批准的、违法违规的资本外流,不能把资本流出都看作是资本外逃。比如,经过批准的外债还本付息、对外直接投资、金融机构资产存放境外或拆放境外同业、贸易信贷,等等,都是经过批准的合规的资本流出,这就不是资本外逃。其次,资本外逃是灰色或者地下经济活动,无法纳入正常统计,因此,任何关于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都只能是大致的估计,而不是精确数据。采用的方法不同,测算结果自然不同。当然,方法越科学,估算结果的可信度也就越高些。
目前关于中国资本外逃规模测算的最新数据有两个,一个是估计1997—1999年累计资本外逃988亿美元,还有一个是估计三年外逃530亿美元。我们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后一种测算所采用的方法在有关统计数据的处理方面,对前一种方法进行了修正。这些修正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因此,三年资本外逃530亿美元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中国的实际。事实上,在国内政治长期稳定,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货币信心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中国发生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也是不合常理的。
同时,撇开规模的大小不讲,分年度看,前述两种测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在1998年达到高峰后,1999年都是下降的,趋势基本一致。可见,学者们的研究都表明,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信心危机冲击之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我国资本外逃情况也在逐渐改善。可以预料,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连续六次降息,而我国经济日益凸现为新亮点的情况下,估计我国资本外逃的动机还会进一步减弱,规模会进一步缩小。
是不是只要取消外汇管制,就不存在资本外逃了呢
社会上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资本外逃目的就是为了规避外汇管制。然而,现实中我国资本外逃的动机远不止此,还有很多、很复杂的诱因。例如,向境外转移合法或非法所得,实现化公为私,逃避税收或贸易管制,规避政治或经济风险,等等。其中有些动机,如转移非法所得和避税等,并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暂时现象,而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因此,资本外逃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也存在。海外一些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就是发达国家毒枭走私犯的洗钱中心和跨国公司的避税天堂。在中国,由于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各种违法违规的资金流动都必须转换成外汇后才可能抽逃,所以表现为外逃的资金要想方设法逃避外汇管理,由于一些环节管理不力,致使资本得以出逃。
究竟有哪些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使资本外逃能够得逞呢
从外汇管理来讲,外汇管理法规不够健全,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有可能造成资本外逃。例如,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虽然名义上很严,但有不少是程序性的审批或核准,效果不尽理想;虽然对银行结售汇的监管在不断改进,但对通过银行进行的直接外汇收付监管还存在不少空白。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不够协调和配套,也给资本外逃以可乘之机。
从资本外逃本身来看,一方面,资本流动本身是逐利的,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与境外相比,存在税率、利率和汇率等价格落差,以及体制和政策上的差异,因此资本有外流的动机。这种动机单靠管理是无法消除的,相反,可能管得越严,逃避的动机越强。另一方面,有些不法分子进行资本外逃的手法比较隐蔽,如境内外串通交割等方式的资本外逃,靠现有监管手段很难察觉。再如,货物进出口还有海关签发的报关单作为真实性审核依据,而服务贸易的交易和价格的真实性却难以核查,因此,海关、银行、外汇局三家联网,基本堵住假进口报关单骗汇的漏洞以后,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可能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外逃的新渠道。
资本外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讲有哪些危害
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外逃通常伴随着化公为私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走私、贩毒、洗钱、逃骗汇和逃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它是腐败的温床,是市场经济的毒瘤;第二,大量资本抽逃会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影响国家财力;第三,由于资本外逃在我国通常表现为外汇的流失,故资本外逃还会减少国内外汇供给,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上述情况如不能得到有效抑制,严重时将会危及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必须防微杜渐。
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影响也应客观评价、冷静分析。首先,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发生像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那样的恐慌性的、集中性的大规模资本抽逃,因此,资本外逃还不构成我国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其次,即使在未经批准的违规流出中,也有一些用于正常投资和经营目的,之所以违规流出,主要是躲避繁杂的审批程序或者是为了降低其他交易费用,它本身不具有太大的经济危害性。最后,有些外逃的资本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国内是当事人最熟悉的经营环境,因此有相当大比例的外逃资本又会回流,享受我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形成过渡性资本外逃,这也减轻了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从外汇管理的角度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由于中国资本外逃动机的多样性、渠道的多元化,防止资本外逃不能单独依靠加强管理,而要从体制、政策和价格落差上着手,标本兼治。同时,防止资本外逃也不能单独依靠外汇管理,要加强部门协调,综合治理。
从外汇管理来讲,一直把遏制资本外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积极改进监管手段,已先后启用了“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和“出口收汇系统”,大大提高了进出口收付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不定期地开展外汇专项检查,仅1998年就查出逃骗汇金额100多亿美元,已对有关企业进行了暂停或取消外贸经营权、罚款等行政处罚,并将重大涉案人员移交司法部门进行了刑事处罚;再一方面,坚持不懈地打击外汇黑市特别是有组织的地下钱庄,近年来已破获了两个涉案金额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地下钱庄。
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将配合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从以下几方面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一要适应我国利用外资新战略调整,及时将外汇管理重点由经常项目转向资本项目,抓紧研究制定与并购重组、证券投资、投资基金等利用外资新方式相配套的外汇管理办法,同时,研究建立健全对短期资金跨境流动的监测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短期资本流动冲击;二要逐项研究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大力规范和整顿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活动;三要强化对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付汇的全面监管,特别是要配合人民银行建立大额资金转移监测制度,加大对大额外汇收付和无交易背景的大额人民币支付的监管;四要继续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外汇非法交易,维护正常的外汇市场秩序;五要实事求是地宣传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情况,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增强老百姓对人民币的信心。另外,考虑到资本外逃中也有一些合理的需求,还将疏堵并举,通过简化手续,改进服务的方法,方便合法外汇资金有序流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