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外贸报告(2001年第一期)
栏目名称:海外视角
关键字:东盟
日期:2001年01月25日

东盟:经济持续复苏,出口普遍趋旺


  2000年是东盟经济持续复苏势头的一年。总体上,东南亚经济体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率预计为6%,而1999年为4%,前年为负6.3%。东盟经济自1999年从衰退的谷底开始复苏以来,走势基本稳健。  
  2000年东盟经济增长有四大特点:
第一,复苏以出口为导向。出口增长使东盟经济体的经常项目普遍得到明显改善。2000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等经济体的出口也有明显增长。东盟经济体出口形势普遍好转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形势改善,美、欧、日和新兴市场的需求增加,以及世界电子业需求的周期性复苏。
  第二,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都在经济重组中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经济相继步入复苏进程。印尼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危机引发的国内政治、宗教和种族矛盾严重阻碍了经济改革进程,拖累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尽管如此,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也将从1998年的负13.1%和1999年的0.3%攀升到预计的4%。泰国经济复苏情况相对较快,2000年的经济增长将从1998年的负10.4%和1999年的4.2%上升到预计的5%。马来西亚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00年的增长率将从1998年的负7.5%和1999年的5.8%回升到预计的6.1%。菲律宾经济受危机冲击的程度较轻,复苏势头也相对缓和。2000年的增长率将从1998年的负0.6%和1999年的3.3%回升到预计的4%。
  第三,低通货膨胀率。东盟经济体的通胀率1998年高达21.8%,1999年大幅滑落到2.3%,为40年来的最低点。2000年以来,各经济体的物价呈温和上升趋势。印尼2000年上半年的通胀率从1999年的2%上升到2.86%,新加坡的通胀率也从1999年的1%上升到2000年的2%,但菲律宾2000年上半年的通胀率显示下滑趋势。
  第四,就业形势改善。2000年以来,就业岗位随经济复苏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在重组时实施了减员增效的措施,而新投资的企业因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减少了就业岗位的提供量。同时,新岗位的技术含量普遍提高,多数未受到再培训的失业者难以找到新工作。
  虽然2000年东盟经济也受到石油价格高涨的不利影响,但受影响的程度有限。印尼和马来西亚因是石油出口国,从高油价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东盟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复苏的势头,其中一些经济体全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会略高于官方原来的谨慎预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