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金融报告(2001年第五期)
栏目名称:发展战略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
日期:2001年05月25日

银行如何面对利率市场化


  去年9月,央行开始放松我国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迈出重要的一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交易日趋活跃,以及央行监管能力的强化,利率市场化成为可能。
  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形成
  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随着货币市场形成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导向,及时调整贷款利率,使贷款利率高于货币市场利率。要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权,允许商业银行根据不同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市场状况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保持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促使商业银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定价机制,及时将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意图传递到市场上去,并通过其贷款行为及时将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反映到利率中来。在此基础上,央行根据市场利率确定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其它期限的利率水平由商业银行自主套算,同时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在浮动幅度足够大时,贷款利率的管制也相应放开了。然后,推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从大项定期存单开始,逐步扩大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逐步向小额过渡,直到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居民储蓄涉及面最为广泛,社会影响大,宜做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最后阶段。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央行基础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市场利率三者之间结构合理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最容易爆发大规模的经营危机。只要存在资产负债的不匹配,就存在着市场风险。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难度更大,利率波动更为频繁,更加大了市场风险,银行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合理确定利率水平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要保持利率水平的合理性。对银行而言,定价要考虑6个因素:一是资金和服务成本;二是拟获取利润;三是企业形象,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形象的体现,较高的定价往往要有明显优于同业的服务水准为后盾;四是商业银行对客户群体的细分,较高的定价将会使对资金运用比较保守的客户无法接受;五是真实贷款利率水平应大于零,部分金融产品的设计中可考虑加入通货膨胀因子;六是贷款利率须与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相适应,利率应低于投资一般收益率。总之,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以灵活定出合理价位。
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分级授权机制。利率授权,一要关注全行统一与灵活的矛盾,全行空间、时间分布上的矛盾;二要关注规范与高效的矛盾,即管理成本与管理收益问题。要防止由于利率浮动权利的下放,造成下级管理者和经办人员利用职权给予客户不利于银行的利率水平或计息方式。由于贷款利率较之存款利率会提前市场化,而贷款利率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息收入。因此需要建立贷款定价程序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建立利率信息沟通渠道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加快会计制度、信息采集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要保证利率制定部门制定的各项利率及时传递到各营业网点,沟通利率传递渠道。要加强银行同业间的信息交流,国内银行间的利率变化不仅使竞争加剧,合作同样也会加强。只有建立起行内、行际间通畅的信息渠道,才能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竞争的法宝不只是利率
  利率市场化为银行开发多样化的产品提供了可能。从本质上讲,银行业历来不以价格作为主要竞
争工具。货币资金是高度同质的商品,服务质量更重要。银行要转变观念,由过去的坐等客户上门到主动营销,为客户量体裁衣,推销金融产品。中小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存款,不但会提高利率水平,也将加大创新力度,以高质量的服务来参于竞争,而国有大商业银行则因利率较低,为争夺市场也须以全新的服务来吸引客户。毋庸置疑,谁做足了服务这篇大文章,谁就会在利率市场化后占得先机。
  利率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方式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放开利率会加速金融业竞争格局的形成,竞争会促使四大国有银行真正向商业性银行转变。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深刻的改革来把握新的商机,在竞争中求生存,于发展中创效益。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