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八期)
栏目名称:大国透视
关键字:日本 入关 产业政策
日期:2001年08月25日

日本“入关”后的产业政策


  1.日本“入关”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
  1955年9月日本被接纳加入关贸总协定,成为其正式缔约国。根据关贸总协定各成员国应承担的义务,日本被迫于1964年开始实行外汇自由化,且又于1967年实施了资本自由化。而当时日本国内经济刚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轻工业在其产业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重化工业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在产业组织方面,当时日本企业生产规模小,没有实现规模经济,企业之间存在着过度竞争。在这样一种环境态势下,“入关”后的日本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日本理论界对“入关”后产业调整的理论指导
  针对“入关”后贸易、资本自由化的威胁,日本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国情提出了相关的产业调整理论。其中被原三代平提出的产业基准理论成为当时日本调整产业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尚处于既缺资金、技术,又无自然资源、能源,且劳动力过剩的状况。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日本应发展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轻工业。但被原三代平则认为,如果这种分工格局持续下去,只会进一步拉大日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对日本极为不利。因此,在借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被原三代平提出了自己的“动态比较成本说”,即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产业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某一时点上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业从长远看是可以转化为优势产业的;一些目前的“幼稚产业”,由于其具有技术进步快、劳动生产率提高快等特点,经过政府10~15年的扶持,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强有力的支柱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据此,彼原三代平手1957年又提出了著名的产业基准理论,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并成为当时日本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理论基石。所谓收入弹性基准,是指将收入弹性高的产业视为优先发展产业,因为这类产业部门有着广阔的市场,而广阔的市场正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而“生产率上升基准”就是指选择劳动生产率上升快、技术进步率高的产业优先发展,提高其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彼原三代平的产业基准理论成为日本政府选择重化工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的理论指导。
  3、“入关”后日本产业政策的调鳖重点及效果
  助世纪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慎重地分阶段推进贸易与资本自由化。为了增强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建立和完善了能够适应自由化的产业机制。
  一方面,为保护尚处于幼稚阶段的各种产业不因贸易、资本自由化而受到根本性损害,1960年日本政府公布了题为“贸易自由化日程表”的计划,对汽车、计算机、重型机械等在技术开发和合理化过程中尚处于扶持阶段的产业酌情尽量推迟实行自由化的时间,而且日本的资本自由化也按政府制定的政策要求,先后分6次进行,直到1967年7月才基本实现全面的资本自由化。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推进贸易、资本自由化的同时,在国内实行了产业高级化政策,二者相辅相成。1963年日本政府首次拟定“产业结构长期展望”,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并通过开发银行的优先融资、优惠折旧等政策措施加速重化工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此,1971年日本政府公布了“70年代展望”,以“知识密集化”产业为主轴,积极支持集成电路、电脑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以抑制工业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化向知识密集化转变。
  此外,在产业组织方面,日本政府针对原有企业生产规模小、国际竞争力弱的现状,采取了扩大规模、迅速发展的战略。其重点是通过企业合并与改组,实现资本集中,推行规模经营。在政府的促进下,日本企业界出现了合并高潮。1964年三菱公司与三重公司合并;1966年日产汽车公司与王子汽车公司合并;1968年日商、岩井两大综合商社会并;1970年当时名列日本钢铁业第一和第二的八幡和富士两大钢铁企业合并。1976~1979年间,为了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赶超美国,日本政府出面协调五家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共同组成科研机构,由政府预算投入各种补贴进行研究,到1986年,日本半导体产品已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此后,钢铁、汽车、石油化工、半导体等领域内的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最终促使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