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中国金融报告(2001年第八期) |
栏目名称:国际动态 |
关键字:国际金融 发展趋势 |
日期:2001年08月25日 |
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分析
新世纪开局以来,整个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世界经济大厦险象环生。经过十几年马拉松的谈判,中国入世终于尘埃落定,面对全球经济金融化的到来,中国经济金融风险与挑战并存,说白了,值得警惕的时刻已到来。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美国经济增速显著放慢,股市大幅下跌,面临衰退的风险,美联储虽连续六次大幅降息,总共达3.0个百分点,力图扭转美国经济的颓势;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停顿,股市跌至16年来的最低点,依靠扩大公共开支和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努力已走到尽头,新政府被迫选择“改革优先、景气次之的政策;欧盟经济增长也趋于放缓,通货膨胀上升,成员国之间发展不平衡,并影响到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增长;受美、日经济增长放慢和股市下跌的影响,东亚经济复苏势头受阻,股市普遍下跌,出口增长尤其受到影响;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再次出现经济金融动荡,土耳其和阿根廷经济金融形势严峻。可见,各国各地区之间,国际经济金融正迅速演变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成为“现代战争机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四伏。
随着今年的世界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强,再次发生全球性经济金融动荡的风险加大,这绝不是杞人忧天。笔者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国际经济有可能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增长将显著放慢,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略高于3%,比去年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1.5%左右,日本经济增长不足0.6%,欧盟经济增长2.4%,东亚经济增长4%左右,拉美及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经济增长3.5%,俄罗斯经济增长明显低于去年。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及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最主要原因。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10年的繁荣和5年的高增长之后,“新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以及股市暴跌造成的负财富效应,是导致美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锐减的重要原因。不过,由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政策逐渐发挥作用以及布什政府大幅度减税政策的实施,美国经济仍有可能在近期重新复苏,出现严重衰退和长期萧条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日本经济再次陷入低迷,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及经济增长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经济复苏进程不会因此脱轨。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政策,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对企业和金融部门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经济的抗冲击能力有所增强。在全球股市下跌和主要国际货币之间汇率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亚洲的股市和汇市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动荡,但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美国经济增速下降、股市大幅下跌以及庞大贸易赤字,使美元面临较大的潜在贬值压力,美国实行多年的强势美元政策正面临严峻考验。欧元区经济增长相对稳健,同美国的利率水平逐渐趋同,将有助于稳定欧元汇率,进一步巩固欧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停顿、投资者信心跌落以及股市大幅下挫,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贬值趋势。三大货币之间汇率关系的变化调整有可能影响到国际资本流向,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冲击,并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汇率稳定。
——受美国股市暴跌的影响,全球股市也全面下跌,但出现股市崩盘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小。受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政策的影响,美国股市近期趋于稳定并略有回升,预计再次出现大幅下跌并因此拖累全球股市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全球股市将随着美国股市的稳定和回升而趋于稳定。从目前的形势看,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土耳其的金融动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下基本被控制在境内,扩散蔓延并酿成地区性或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可能性不大。
美国扑朔迷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骤然降温,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从一季度的4.8%和二季度的5.6%陡降至三季度的2.2%和四季度的1.0%,降速之快和降幅之大超出众人预期。为防止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美联储自今年初以来迅速扭转货币政策方向,连续六次大幅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在美联储强力降息政策的作用下,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回升到2.0%,库存大幅下降,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其中消费支出和住房开支增加是促进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而且在第四次降息后,股市也有所回升,并趋于稳定,显示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均有所恢复,经济有重新升温的迹象。但是,企业投资的疲软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到7月份制造业生产已连续7个月下降,失业率升至4.5%;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按年率计算也下降了0.6%,为过去6年来的首次下降;此外,美国的贸易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3%,消费者和企业负债累累,私人部门储蓄率降为负值,因股价下降损失的财富超过4万亿美元。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使得当前的美国经济金融形势更加扑朔迷离。造成此次美国经济急剧而下的主要原因:一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进入调整期,从而导致美国经济高增长的内在动力减弱;二是企业盈利下降和股市暴跌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疲软;三是美联储此前为抑制经济过热所采取的连续6次加息政策制约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经济正在进行的调整主要是信息技术产业内部的重组与整合,并不是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因此有可能在股市暴跌的压力下通过优胜劣汰和重组兼并的方式较快完成。从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看,美联储的连续大幅降息政策正在逐渐发挥作用,美国经济的下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股市趋于回升和稳定,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也有所恢复。而美国国会也已通过了减税1000亿美元,以刺激经济增长的2002财政年度预算案。鉴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仍较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利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可能推动美国经济在短期内重新恢复正常增长。
虽然目前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能否尽快实现复苏意见不一,并且美国经济确实仍存在继续下滑甚至发生衰退的风险,但是,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国际权威机构,对近期美国经济走势的基本预测仍是认为美国经济将在近期复苏,明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3%。美国经济若能如预期的那样在短期内复苏,重新恢复正常的增长,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和贸易形势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有助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回升和美元汇率的稳定,从而降低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的风险。欧盟、日本和东亚日子艰熬,欧元面世加快了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近年来,欧盟为了实现向单一货币的过渡,加大了结构改革和经济政策协调的力度,宏观经济形势显著改善,去年经济增长高达3.4%,为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多年困扰欧盟的高失业问题也得到缓解,失业率已从双位数降至8.3%,并且呈继续下降的趋势。虽然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欧元贬值以及后来美国经济增速急剧放慢的不利影响,欧盟经济增速趋于放慢,通胀率有所上升,并且成员国之间的差距增大,但是同美、日相比,欧盟的经济增长仍然比较稳健,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仍将达到2.4%,与其潜在经济增长率基本相当。此外,欧盟的金融市场相对稳定,欧央行也已加入降息行列,欧元汇率再次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虽然在美国经济急剧下降和日本经济再陷低迷的情况下,欧盟难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但其相对稳健的经济增长仍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稳定因素。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去年一度有所加快,通货紧缩状况也有所缓解。但是,由于日本经济复苏主要靠政府不断扩大公共开支来推动,而民间投资和私人消费长期低迷不振,因此经济复苏进程难以持续,终于再次陷入停顿。日本经济之所以长期低迷,至今仍难以复苏,主要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所暴露出的经济体制和结构上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亚洲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大了金融部门的困难,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了国内信心和预期,加剧了通货紧缩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导致日本政府在景气优先还是结构改革优先之间难以选择。今年以来,日本的经济金融形势再次恶化,政局不稳再次导致政府更迭。鉴于以往连续采取扩大公共支出试图启动内需的财政政策始终未能奏效,反而造成政府债台高筑,财政状况恶化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而中央银行实际上已再次恢复零利率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已无用武之地,因此,日本新政府被迫采用宁肯延缓经济复苏进程也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政策,决定下大力气优先解决银行坏账问题,这将导致日本经济增长从去年的1.7%下降到今年的0.6%。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有可能进一步诱导日元贬值以刺激经济复苏,这势必会加大东亚地区的经济困难。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日本经济再陷低迷以及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锐减所导致的全球电子产品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严重受阻,股市下跌压力增大。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的迅速强劲复苏在很大程度上靠出口带动,其中电子产品出口以及对美出口又是推动出口高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国经济增速的放慢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的减弱,对东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包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的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8.2%降至今年的3.8%,而东盟4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5.0%降至今年的3.4%。虽然东亚经济增长将显著放慢,但由于东亚地区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汇率灵活性加大、金融部门的抗冲击能力也有所增强,加上此次影响主要集中在实际经济部门,因此东亚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