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中国金融报告(2001年第八期) |
栏目名称:发展战略 |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 |
日期:2001年08月25日 |
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中国的银行业一直是被作为经济改革的外部环境或工具来看待的。这一历史的定位,决定了银行业各项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其中以银行存贷利率市场化为核心内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未有大的进展。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指日可待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势在必行。其实,从中国现实的经济状况与宏观管理能力分析,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也已经成熟,过于忧虑利率放开形成这样那样问题是不必要的。
首先,市场自然的力量作用日益加强,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市场自然力量的强大,即不存在过多的来自各方面的干预,使得市场活动与市场信息均能够“自然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参与市场各方竞争水平的真实态势。经过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国在市场自然力量的培养和市场规范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在为一般的物化产品和服务产品提供足够市场支持的同时,也为货币资金这种特殊产品价格(利率)的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间接调控能力增强,放开利率在货币的宏观管理方面不存在障碍。利率没有能够在经济改革中较快地市场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央行的调控能力的培植需要一个过程。我国的货币政策已从完全的直接控制,转化为更多地依靠间接手段来调控,中央银行具备了更大程度上间接调控的能力。放开利率由市场决定,并不会对央行在货币政策管理和调控方面产生多么大的冲击,中央银行完全能够控制和管理好利率市场化后的货币运行。
第三,银行业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这些探索的成果为利率的彻底市场化提供了经验,更提供了利率市场化的历史机遇。1996年,我国银行之间统一的货币市场形成,随后是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近年外币利率的放开等等,不仅开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提速”,积累了相关的大量经验,并为最后实现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基础认识。特别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它已经有了足够年头的运行,其资金价格水平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货币市场供求与正常竞争的状态。中国已经有过的利率改革探索,今天看来实为一份珍贵难得的历史财富,它是利率完全市场化的一个必备条件。
第四,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状态趋好,社会资金供应相对充裕,利率市场化的直接微观基础牢固。近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大,不良资产的剥离和内部改革的加速,形成了越来越大关注经营效益与效率的内在力量,信贷资产的质量备受重视,信贷货币资金供应越来越慎重(这一点被外界视为“惜贷”,其实是件好事),它集合成了社会货币资金供应相对充裕的格局,这正是改革利率决定方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大好时期,它既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也利于中央银行对于整个货币政策的管理。
|
|